金融学院《金融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者:本科生教育发布时间:2024-01-02浏览次数:10

金融学院《金融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金融工程原理                  课程代码:ZB1634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分:2

       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实践学时:0

面向对象:金融学专业、金融学专业(农银班、国际金融试验班)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金融工程学是系统讲授金融工程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课程,包括:衍生金融产品的定价原理和应用(套期保值、投机与套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金融产品的基本原理与交易机制;掌握衍生金融产品定价的基本方法;掌握运用衍生金融产品进行套期保值、投机与套利的机制;初步学会运用金融工程技术方法,设计、开发、实施创新性金融工具(手段),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金融工程思维。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正确的把握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对金融工程理论与应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将来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在学习本课程后, 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

1. 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思维方式,包括无套利均衡定价思想、风险中性定价法和积木分析方法等。

2. 掌握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金融产品的基本原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掌握衍生金融产品定价的基本原理; 

4. 掌握利用衍生金融产品进行套期保值、投机和套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

三、课程考核要求

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两部分。过程考核成绩和结业考核成绩均为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占比分别为30%70%

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20%)、课程作业的完成效果(30%)、团队展示呈现的学习效果(50%)。其中,作业至少需要完成3次;团队展示要求学生分组就金融工程学的理论和现实特定问题进行研究并作演示汇报,团队成绩和个人表现分别占比25%

结业考核为闭卷笔试,既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业考核命题应符合学校和学院考试命题规范的要求。

    考试的题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证明题、作图题、论述题、计算题等。既考核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又考核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金融工程学原理》学时分配如下:

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

第一章金融工程概述                     

4

 

第二章远期与期货概述                    

2

 

第三章远期与期货定价                   

4

 

第四章远期与期货的运用                    

2

 

第五章股指期货、外汇远期、利率远期与利率期货

8

 

第六章互换概述                              

2

 

第七章互换的定价与风险分析                      

4

 

第八章互换的运用                              

2

 

第九章期权与期权市场                    

2

 

第十章期权的回报与价格分析            

2

 

第十一章布莱克舒尔斯默顿期权定价模型

2

 

第十二章期权的交易策略及其运用          

2

 

合计                                      

36

 

第一章  金融工程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金融工程发展的历史及背景;牢固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金融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一节 什么是金融工程

(一)解决金融问题:金融工程的根本目的            

(二)设计、定价与风险管理:金融工程的主要内容            

(三)基础证券与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工程运用的主要工具

(四)现代金融学、工程方法与信息技术:金融工程的主要技术手段

(五)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加速发展:金融工程的作用

第二节 金融工程的发展历史与背景

(一)金融工程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二)金融工程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金融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

(一)衍生证券市场上的三类参与者

(二)金融工程的定价原理

(三)积木分析法

(四)连续复利

第二章  远期与期货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远期与期货的基本知识。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期货的交易机制、远期与期货的比较。

第一节 远期与远期市场

(一)金融远期合约的定义

(二)主要的金融远期合约的种类

(三)远期市场的交易机制

第二节 期货与期货市场

(一)金融期货合约的定义

(二)主要的金融期货合约的种类

(三)金融期货的产生与发展

(四)金融期货交易机制

第三节  远期与期货的比较

第三章  远期与期货定价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远期价值、远期价格与期货价格概念、掌握资产的远期合约定价、理解远期与期货价格的一般结论、深刻领悟远期(期货)价格与标的资产现货价格的关系。

本章教学重点:资产的远期合约定价。

本章教学难点:远期(期货)价格与标的资产现货价格的关系。

第一节 远期价格与期货价格

(一)远期价值、远期价格与期货价格

(二)远期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关系

(三)基本的假设与符号

第二节 无收益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

(一)无套利定价法与无收益资产的远期价值

(二)无收益资产的现货-远期评价定理

(三)远期价格的期限结构

第三节 支付已知现金收益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

(一)支付已知现金收益资产远期价值

(二)支付已知现金收益资产远期价值价格

第四节 支付已知收益率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

第五节 远期与期货价格的一般结论

(一)完美市场条件下的持有成本模型

(二)非完美市场条件下远期定价

(三)消费性资产的远期定价

第六节 远期(期货)价格与标的资产现货价格的关系

(一)同一时刻远期(期货)价格与标的资产现货价格的关系

(二)当前远期(期货)价格与标的资产预期的未来现货价格的关系

第四章  远期与期货的运用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远期与期货的三大应用领域:套期保值、投机与套利。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最优套期保值比例确定。

第一节 运用远期与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一)运用远期(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类型

(二)完美/不完美的套期保值

(三)远期(期货)套期保值策略

(四)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

(五)运用远期(期货)进行其他类型的套期保值

第二节 运用远期与期货进行套利与投机

(一)运用远期与期货都进行套利

(二)运用远期与期货都进行投机

第五章  股指期货、外汇远期、利率远期与利率期货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外汇远期、利率期货的定价及其套利套期保值的应用策略。

本章教学重点: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汇率协议定价、远期利率协议定价。

本章教学难点:长期国债期货的交割券与标准券的转换因子、确定交割最合算债券。

第一节 股票指数期货

(一)股票指数期货概述

(二)股指期货定价

(三)股指期货应用

第二节 外汇远期

(一)远期外汇协议的定价

(二)汇率协议的定价

第三节 远期利率协议

(一)远期利率协议概述

(二)远期利率协议的定价

第四节 利率期货

(一)利率期货概述

(二)欧洲美元期货

(三)长期美国国债期货

(四)利率风险的套期保值

第六章 互换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互换的定义、种类,了解金融互换市场的发展与基本运行机制。

本章教学重点:互换的定义、种类。

本章教学难点:互换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

第一节 互换的定义与种类

(一)利率互换

(二)货币互换

(三)其它互换

第二节 互换市场

(一)互换市场的起源与发展

(二)互换市场的基本运作机制

第七章 互换的定价与风险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定价的基本原理和运用债券组合、远期协议组合定价方法,了解互换的风险。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债券组合、远期协议组合给互换定价方法。

第一节 利率互换的定价

(一)利率互换定价的基本原理

(二)协议签订后的利率互换定价

(三)协议签订时的利率互换定价

第二节 货币互换的定价

(一)货币互换定价的基本原理

(二)运用债券组合为货币互换定价

(三)运用远期外汇协议组合为货币互换定价

第三节 互换的风险

(一)互换的信用风险

(二)互换的市场风险

第八章  互换的运用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互换三个主要方面的运用:套利、风险管理和构造新产品。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信用套利、风险管理。

第一节  运用互换进行套利

(一)信用套利

(二)税收及监管套利

第二节 运用互换进行风险管理

(一)运用利率互换管理利率风险

(二)运用货币互换管理汇率风险

第三节 用互换构造新产品

第九章  期权与期权市场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期权的定义、种类,了解期权的产生、发展、新趋势,掌握期权的交易机制、透彻理解期权与期货、权证的区别与联系。

本章教学重点:期权的种类。

本章教学难点:期权的交易机制。

第一节 期权的定义与种类

(一)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

(二)欧式期权与美式期权

(三)期权合约的标的资产

第二节 期权市场

(一)期权的产生与发展

(二)美国期权交易所概况

(三)期权交易的新趋势

第三节 期权交易机制

(一)OBCE期权交易所产品简介

(二)标准化合约

(三)基本交易制度

(四)交易所的清算制度与保证金制度

(五)期权的报价与行情表解读

第四节 期权与其他衍生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一)期权与期货的区别与联系

(二)股票期权与权证的区别与联系

(三)内嵌期权与实物期权

第十章  期权的回报与价格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期权的盈亏分析、期权的价值,掌握期权价格的影响因素,期权的价格特性。

本章教学重点:期权的价值、期权的价格影响因素。

本章教学难点:期权的价格特性。

第一节 期权的回报与盈亏分布

(一)看涨期权的回报与盈亏分布

(二)看跌期权的回报与盈亏分布

(三)期权到期回报公式

第二节 期权的价格特性

(一)内在价值与时间价值

(二)期权的价格影响因素

(三)期权价格的上下限

(四)提前执行美式期权的合理性

(五)期权价格全线的形状

(六)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之间的评价关系

第十一章  布莱克舒尔斯默顿期权定价模型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期权定价的基本思路,了解股票价格的价格变化过程,努力掌握布莱克-舒尔斯-莫顿期权定价公式。

本章教学重点:期权定价思路。

本章教学难点:推导布莱克-舒尔斯-莫顿期权定价公式。

第一节  BSM 期权定价模型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股票价格的变化过程

(一)标准布朗运动

(二)普通布朗运动

(三)伊藤过程与伊藤引理

(四)股票价格的变化过程

(五)预期收益率µ与波动率σ

(六)衍生品价格所服从的随机过程

第三节 股票价格的变化过程

(一)标准布朗运动

(二)普通布朗运动

(三)伊藤过程与伊藤引理

(四)股票价格的变化过程

第四节BSM 期权定价公式的精确度评价与拓展

(一)标准布朗运动

(二)普通布朗运动

(三)伊藤过程与伊藤引理

(四)股票价格的变化过程

第十二章  期权的交易策略及其运用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多种常见的期权交易策略及其应用。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四类常见的期权运用方法。

第一节 期权交易头寸及其应用

(一)运用期权进行静态套期保值

(二)运用期权进行杠杆投资

(三)卖空期权进行投机

(四)运用期权的其他方法

第二节 期权交易策略及其应用

(一)标的资产与期权的组合

(二)差价组合

(三)差期组合

(四)对角组合

(五)混合期权

第三节 期权组合盈亏图的算法

五、课程学习指导与修读建议

任课教师努力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自身对所授知识的深刻理解,浓缩课程精华,突出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逐步攻克课程难关,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记忆,奠定坚实的金融工程理论基础;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场景分析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思考、联想已有知识和常识,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再由教师总结、答疑,做到深入浅出、留有余地,给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通过实践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也在案例分析和评价中强调金融特有思维的培养,主张积极的交流,导向实际的思考方式;学生课程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半期考成绩和期末成绩。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课讨论的表现以及论文习作等方面予以综合衡量得出。每个学习单元结束,即以应用为目的布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获得所需文献资料和数据,应用相应的原理和软件,完成作业和相关研究,并及时进行讲评,引导学生养成利用电脑和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习惯和对新信息新事物新想法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推荐教材、阅读书目与电子资源

1. 推荐教材:《金融工程(第五版)》,郑振龙,陈蓉主编,202011月。

2. 《金融工程》,叶永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8月。

3.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原书第9)》,约翰·赫尔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4.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习题集(7) ,约翰·赫尔(John C.Hull)著,庄新田 (译者), 黄玮强 (译者)201031日。

5. 《金融工程》,杨兆廷,李吉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月。

6. http://video.chaoxing.com/serie_400050741.shtml(郑振龙《金融工程学》超星视频)

7. http://www.icourses163.org/ course/XMK-1460823161 (中国大学MO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