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1988年,仙桃小镇青年变成了中南财经大学的一名新生,就此跨进了“财经”这座大门。转眼间,离开家乡三十余载,那份乡情乡愁一刻也没淡去。无论故乡怎样,是秀美还是萧瑟,是热烈还是悲壮,是喜还是忧,是爱还是怨,都只剩下那滤清一切尘埃后的乡爱,仍然是我梦萦热恋的净土。在故乡,偶尔会想起自己志存登高望远的梦想,那年高考冲刺,寒窗求知,从来夙兴自励。曾经坚强的我,不管经历多少辗转反侧的夜晚,总是咬着牙走了过来;曾经努力的我,不管遇到多少心力交瘁的事情,也都没有放弃过。因为坚韧不拔地磨炼,我有了永不言败、勇往直前的勇气,因为锲而不舍地锻炼,我多了困难面前不改色、挑战来临意气风发的良好心态。
不悔初心,不负遇见。大学毕业后,缘于对学术领域的痴迷,放弃了回家乡事业单位的工作机会,也放弃了下海经商的机会,在大学班主任的引荐下,毅然走进高校,矢志不渝,执着追寻,这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机缘。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的选择,我最后选择的是坚守,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许多年前,我听着一首歌跃上征途:“好像初次的舞台,听到第一声喝彩,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今天依然在路上,只为伴着我的人,只为温暖我的人。无论大学课堂、经济学殿堂,还是人生大舞台,总是抱着真诚的心。很多时候,真的会觉得很累,但一觉醒来又义无反顾地上路了。为什么要上路?我也不知道。也许在路上已经变成了一个习惯,就像候鸟总会向着温暖的方向飞行,总会不自觉地向着新的方向前进。
一半人文,一半天赐。《荀子·修身》中有一句话:“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回望求索征程,有跋涉的艰辛,有挥洒的汗水,有收获的喜悦:难忘求学征途上,穿梭学府,于中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经济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寒窗岁月;难忘学术航程上,接力攻克,顺利结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和金融图书“金羊奖”的拼搏时光;难忘晋级道路上,执着追求,攀登晋级金融学四级教授、三级教授和二级教授的青春年华;难忘平凡岗位上,披荆斩棘,接连获得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全国金融教育先进工作者和湖北名师的流光岁月。感恩我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母校财大、武大和华科,赋予我海纳百川的气度,优雅美丽的风骨,赐予我一辈子值得拥有的良师和同窗,让我成为一个“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人,成为一个“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人,成为一个“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人。感谢这个随时变化而充满活力的新时代,让我走出“象牙塔”变成了能够悠游江湖的通达之人,始终用坚持收获成长,用成长修炼韧性,用自我的确定性抵抗外界的不确定,永远不停步,不退缩,坚定而执着。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缘于执着的追求与梦想,缘于深深的情怀和勇敢的力量,成长于斯,也成就于斯:百余篇论文著作、30多个研究项目、20多项获奖成果和近百篇媒体报道……从文章标题、发表时间到发表平台,从获奖时间、获奖作品到颁奖机构,这些字符一行行整齐地排列组合,清晰见证着为学从教科研之路。翻阅当年泛黄的文稿,字里行间,历经岁月打磨,依然体会良多:那曾经一晃而逝的忙碌岁月,好比一条清澈明净的河流,静静地流淌过,又清清地流淌着,滋润着一路葱郁的学术之林,收获着无数坚实而甜美的心血之果。回眸来时路,或许从来没有想过做学生时的星夜奔波,做学者时的星光赶路,做学术时的风雨兼程。成长的每一步,哪来轻轻松松、风平浪静,都充满了波折和困难。应该说,压力和阻力来自方方面面,风险和未知蕴含在时时刻刻,奋斗的过程充满着对意志的考验和对身心的历练,好在自己意志坚定、信念坚定,能够始终坚持努力而不轻言放弃。
未来已来,远方不远。记得作家韩寒曾说:“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潜心深耕的路上苦乐自知,只有真的享受其中,才会初见心动,再见亦怦然:真的,能用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思想给人些许启迪,特别是去影响青年学子,难道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感到幸福和欣慰的吗?或许骨子里这份对校园的喜爱、对学生的喜欢和对那种相对来说无拘无束生活状态的喜好;或许缘于这份坚守与执着,才使我有幸能在学府度过与无数优秀学生相伴的岁月,让我有一份宁静和独立对专业问题的思考,由此为自己的人生带来许多感动与感悟。2025年伊始,听到一首悦耳的歌:“世界赠予我拥有,也赠予我回敬;赠我小小一扇窗,也赠予我屋顶;赠我一个名,又渐渐长大的年龄;赠我一首诗,又悄悄读得很安静。”听着听着,忽地想起最难忘记的还是课堂上教导过、专业上指导过的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而驰骋四海的优秀学子,曾经相逢一笑,如今了然一笑,留下的都是彼此之间给予过的温暖和关心。
来日方长,大步向前。我们要成为的,不是任何别的优秀的人,而是更加优秀的自己。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什么样的人活得幸福?其中一个高赞回答为:“牌好、技术高且懂得悲天悯人的人。”摆在我们眼前的人生,永远无法预料下一刻命运会发给你什么牌,唯一能做的便是,不管拿到什么牌,都要努力、尽力打到最好。路上风光正好,天上太阳正晴,前方柔光万丈,身后温暖一方,深深植根于财经这片“沃土”,愿我们都能活成一粒希望的种子,即使被埋在泥沙之下,依旧能破土而出,尽情享受生活所赐予我们的一切。
追光而行,终身无悔。时光如沙漏,缓而不停歇,不管岁月多长、日子多忙,依旧愿意去学习、去探索、去拥抱新知。在《德卡先生的信箱》里读到:“要把所有的夜归还给星河,把所有的春光归还给疏疏篱落,把所有的慵懒沉迷与不前,归还给过去的我。明日之我,胸中有丘壑,立马振山河。”今天,在通往春天的路上,有诗有酒也有坦荡荡的远方,深深祝福所有致敬的人们永葆青春,永沐春风,乘风好去,长空万里,勇敢去爱,勇敢去追梦。
(本文系《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金融观察与创新方略》一书的后记。2025年5月,该书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