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金融学院第三期论文工作坊”在五号教学楼二号报告厅成功举行。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经济评论》编辑部、《财经研究》编辑部、《南开经济研究》编辑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财经论丛》编辑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学校党委常委许传华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科研处处长陶东杰教授主持开幕式。学院学科首席专家潘敏教授、学院领导、全体教师及金融专硕研究生等90余人参会。

会议合影
许传华向莅临工作坊的专家学者和期刊主编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搭建及“双升”战略推进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成效。他指出,金融学院近年来持续举办论文工作坊活动,已成为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品牌活动,希望在各位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学院教师科研成果实现质与量的双升。

校党委常委许传华教授致辞
《经济评论》主编叶初升教授在致辞中从“学术算力与资源错配”视角指出,当前部分研究存在“去理论化”和碎片化倾向,专业思维不足导致论文初审淘汰率偏高。他强调,应正确认识“学术价值链”的“微笑曲线”特征,强化选题、研究设计与逻辑分析等核心能力,避免过度依赖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技术性技能。他表示,论文工作坊通过开放式交流与专家指导,将有效提升师生研究质量、激发学术创新。

《经济评论》主编叶初升教授致辞
主旨演讲环节,中央财经大学王辉教授、武汉大学林晚发副教授分别作《数字政府建设与中小银行风险》《统一监管背景下的交易所债券市场制度完善:来自企业债审批部门划至交易所事件的分析》主题报告,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
|
| 王辉教授主旨演讲 | 林晚发副教授主旨演讲 |
圆桌会议环节,《南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王乃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主任刘昉舸、《财经研究》编辑部主任康健、《财经论丛》编辑部主任邵慰、《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助理周吉梅以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陈昀等6位专家围绕“金融强国建设与学术论文选题”展开深入探讨。专家们从如何选题、破题等方面给予指导,强调科研要立足国家战略和现实问题,避免同质化研究,注重理论深度和创新性。同时鼓励青年学者通过广泛阅读、反复打磨、积极参会交流提升研究能力,结合不同期刊栏目设置与审稿偏好精准地把握投稿方向。

圆桌会议
在分会场研讨阶段,许超、于寄语、吴迪、兰晓梅、马永健、黄慧莲、李敏、王瑞、高友笙、苏帆、易宇寰、徐健、戴静、何哲等15位教师依次汇报论文。与会专家从选题价值、理论框架、实证设计、论文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提出了针对性地修改建议。
|
|
| 分会场一 | 分会场二 |
| |
| 分会场三 | |
第三期论文工作坊的成功举办,是学院持续开展“有组织科研”的有益实践,促进了师生学术写作能力与科研水平的提升。本期活动聚焦高质量研究导向,通过专家引领与深度互动,为青年师生提供了可操作的论文提升路径,有效促进了学院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学科建设的协同发展。未来,学院将继续以“新财经”战略改革为导向,持续深化论文工作坊机制,营造更加活跃的学术生态,孵化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撰稿人:谷木荣,审稿人:高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