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网络想投湖 大学生周剑三次退学四进名校

发布者:金融学院发布时间:2006-09-19浏览次数:749

    23岁的华科大材料学院新生周剑,已是第四次考进大学,他曾两次考进武大、一次考进华科大,均因沉迷网络游戏、未修满学分而退学。昨日,他借晨报立下誓言:一定完成学业,并接受公众的监督。
    周剑是湖北黄冈罗田县人,是家中独苗,从小成绩优异。2001年,他考进武汉大学材料专业,但大一学业未完成被退学。2002年,他再次考入武汉大学化学学院,不到一年因修不满学分而主动退学。2003年,他第三次参加高考,高分考进华科大材料学院,2005年11月,他再次因同样的原因而退学。
    昨日,周剑坦言,虽然三次退学皆因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但他认为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大学生活的方向,感到空虚和迷茫”。
    第四次走进大学,周剑充满信心:“我已经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这一次我一定能完成学业,把专业课学好。”
    他说,通过晨报直面过去的经历,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也希望对其他同学有所帮助,更是对自己的监督,“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
    周剑的父亲周国宇在电话中说,希望晨报的报道能帮助周剑从头再来,重塑信心。

两次考进武大最终退学 

    昨日记者在宿舍见到了周剑,他中等身材,圆脸,戴副眼镜,大方而沉稳,很难将他与“网瘾少年”的形象联系起来。
    2001年,周剑第一次参加高考,考了605分,被武大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录取。周剑说,“当时觉得这个专业名字好听,进校后才发现课程枯燥无味,不知道这个专业有什么用”。
    更大的冲击发生在周剑的内心。周剑中学时曾担任学生干部,人缘很好,兴趣广泛,他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应该是充满激情和阳光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可他渐渐感觉到,“大学里有很多人,但好像都跟我没关系,除了上课基本上见不到老师的面,我周围很多同学都很迷茫、消沉”。
    这时网络闯进了周剑的生活,“我一玩起游戏来,就什么事情都不顾了”。周剑开始频频旷课,最疯狂的一次,他在网吧整整呆了三天三夜。家里每个月给周剑寄400元生活费,他大部分都花在游戏上,不够就向同学借。周剑给记者算了笔账,他从大学三进三出,共花费近5万元,除去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花在网吧里的钱少说有两万”。
    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周剑只考了英语,其他课程全都旷考,学校提出警告,但周剑置若罔闻。到2002年5月,周剑所修的学分远远达不到要求,退学成了必然结局。
    此时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周剑回家复读,却考出了628分的高分,被武大应用化学专业录取。进校后,辅导员经常找他谈话,他却认为辅导员对他有偏见,爱理不理。2003年4月,周剑选择了主动退学。
    第三次考进华科大,自行车被盗刺激他再次“触网”
    最让周剑悔恨的是第三次的退学经历。
    2003年6月,周剑第三次参加高考,考了611分,被第二志愿的华科大录取,再次就读第一次上大学时的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虽然周剑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但他下决心好好读。第一个学期他几乎没有碰过电脑,好几门课程考了八九十分。第二个学期开学不久,他新买了一辆自行车,还没骑几个小时就丢了。“这件事对我打击太大了,我心想周围的坏人怎么那么多”。周剑逃进网络游戏寻求安慰,一个学期的努力前功尽弃,他又回到了过去旷课、旷考的轨道。“那个时候,网络几乎成为我的‘止痛药’,只要有不开心的事我就去上网。”
    大三一开学,周剑就接到了退学的通知,他仅仅与要求差半个学分,“我拼命找学分,想挽回,可是一切都晚了”。他没有告诉父母,一直在学校待到11月,“那时我才第一次发现大学生活的可贵”。
    曾经想到过死,“但东湖的水太凉了”
    周剑深陷在迷茫和挫败感中,他也曾想到过死。
    2002年3月,他走下东湖,“湖水没过了我的膝盖,但是湖水太凉了,我又走了上来”。他不想就这样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父母会太伤心,而他也想证明自己。
    周剑也曾“自救”过,“好几次,我都会彻夜站在东湖边,反省自己的错误,告诉自己该如何改正”,遗憾的是,自控力不够的周剑此后几次三番遭遇退学。
    今年又考入华科大,“这一次,我找到了大学生活的方向”
    2005年11月,第三次拿着退学通知单回家,周剑难以面对父母和熟人,但是父母的支持让他重新走进高三课堂,顶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他努力学习着。今年9月,周剑以614分的高分,再次考入华科大材料学院。
    周剑说,沉迷网络游戏三年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反应明显比以前迟钝了,跟人交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现在华科大的校长、书记是谁,他都不知道。
    “同时,过去失败的经历也是一笔财富,它让我找到了大学生活的方向”,周剑对自己充满信心,他认识到,大学生活不能光依靠老师的管束,而要加强自我管理。目前,他已经向学校申请跟读04级,把原来欠下的学分补回来,把专业课学好,为以后考研和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报纸公布了你以前的经历,你不怕同学们对你指指点点吗?”记者问道。
    “不怕,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讲出来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也希望对其他同学有所帮助,更是对自己的监督,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周剑掷地有声。
    
◆对话周剑父亲
    几乎不知道儿子的在校表现
    记者:周剑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周父:我和他妈妈没读什么书,最大的愿望就是周剑要好好学习。除此之外,我们对周剑没有任何要求,什么事情都依着他。
    记者:周剑三次退学,你们承受了什么样的压力?
    周父:压力太大了,很多人说我们教子无方,周剑从原来的学习榜样变成了反面典型。
    记者:周剑在学校的表现你们知道吗?
    周父:几乎不知道。
    记者:这一次,你们对周剑有信心吗?
    周父:我们一直对周剑有信心,希望这一次晨报的报道能进一步促进他战胜自己,完成学业。
    
◆学校说法
    以后退学的学生会更多
    据了解,5年来,华科大材料学院先后开除了5名因沉迷网游修不满学分的学生,除了1名学生外,其他4人都相继考了回来,周剑只是他们中的一员。
    华科大教务处处长许晓东介绍,以前该校规定每学年至少修满一半的学分,现在规定必须修满2/3的学分,每年9月对学生上个学年所修学分进行清理,未达到要求者,学校将给予警示,严重者将给予退学处理。华科大以往每年有20余人因修不满学分而退学,新规下可能达到50人。许晓东认为,对学生严格要求,将一部分学生退学,可整肃学风。
    同时,被退学的学生通过高考再次考回母校,学校依然承认学生以前所修满的学分,经批准可直接到相应的年级就读。
 
◆专家点评
    成长缺陷是独生子女的通病
    武大社会学系周运清教授认为,周剑的经历不是“网瘾少年”所能概括的,而是典型的具有“成长缺陷”的独生子女通病。
    周剑的思维方式是让社会、环境来主动适应他,而缺乏主动调试的素养。和其他独生子女一样,他们从小被灌输的观念就是“好好读书考大学,其他什么都不用想”,一方面骄纵了他们“学习好,一切都好”的单一观念,另一方面他们一旦考上大学就失去目标,产生空虚感。
    自制力、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感的缺失,使他们一旦遇到挫折,网络就成了他们的精神庇护所,在游戏中他们具有支配权和操控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加重了这一恶性循环。
周运清认为,这一问题在独生子女培养中具有共性,需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同学老师说周剑:很会学习可惜管不住自己
    汉网消息  如果从2001年第一次考入大学算起,周剑目前应毕业一年多,可谁能预料他三次退学四进名校,今年又成了大一新生(详见晨报昨日4版报道)。昔日大学同学及老师回忆起周剑时说,他的学习能力很强,就是管不住自己。昔日同学说周剑:很会学习,但管不住自己
2003年,周剑第三次高考,高分考进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马尉是周剑的室友。
    马尉说,周剑其实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而且英语底子好,大二下学期考四级,周剑一套模拟题都没做,考了78分。但他缺乏约束能力。
    大三上学期,华科大材料学院石老师曾任周剑的辅导员,但“周剑不久就退学了”,石老师深感惋惜。当时,石老师鼓励周剑再考回来,“没想到周剑真考回来了,我会继续关注、帮助他”。昔日同学再见周剑:
    精神比以前好多了
    大一时便担任班委的徐志强,对周剑的经历较为清楚。“当时辅导员让我多帮助他、督促他”。
    可不久,徐志强发现督促周剑并非易事,“我每天起床后,就叫他起床,但常常是我洗漱完毕了,他仍睡着。”带周剑上课的任务后来不了了之。徐志强对此有些遗憾。
    徐志强以为周剑家境优越,直到见到周剑父母才知道他们的艰辛。徐志强说,“我发现道理他其实都懂,就是没‘醒’过来。”
    不过这次徐志强对周剑充满信心,“开学我见到他,感觉他精神明显比以前好多了,非常自信,这次他肯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