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准备阶段 4月份 确定报考专业、学校,搜集相关信息,准备齐全复习资料。其中相关信息搜集比较关键,相关信息是指: 1、欲报考学校该专业历年的招生情况(总人数,统招人数,推免比例,复试分数线、单科分数线等,往年考生的分数分布情况,以后大致招生趋势等等) 2、初试、复试考试科目,特别注意其专业课和数学是否会变化,如考数三还是396(经济类综合),以及各科考试题型 3、该校该专业初试(复试)要求教材 4、历年该专业研究生考试初试专业课题目、该校本科该专业期末考试试卷等等 5、看看考研论坛上往年经验贴,通常会推荐各科备考书籍以及各种备考经验,不过不排除广告嫌疑 6、该专业奖学金政策,这个可能会影响到院校的选择 以上信息,绝大多数可在该校研究生招生网、研究生院网站、该校BBS、各大考研论坛中找到,部分期末考试试卷也可在该校书店打印店找到。总之,信息搜集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检验。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你想要的信息也是一种能力。 PS:大家在决定报考学校和专业前,一定要客观公正的评估自己的实力,详细的了解往年的情况,并且根据不断出现的新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和复习计划。 二 复习阶段 (一)初试 1、数学 课本+课后习题在暑假前过完一遍,关于教材的选择,我没有用网上推荐的同济版,而是就用我们学校的教材,个人觉得同济版与我们自己的教材差不多,且自己的教材笔记都在上面,复习也比较方便。与大纲对比一下,部分章节不需要看。暑假开始复习全书第一遍,复习全书很重要(今年数三大题第一题就是全书原题,很多人不会)!初做全书感觉有难度很正常,不要灰心丧气。全书至少2遍,过复习全书强调一定要“动笔”、“总结”和“前后对照”,典型题目做上记号,解法归纳及时标注。最后若能将全书归纳成一小本笔记(包括典型例题、解法归纳、廓架结构等),对最后考前复习十分有益。学有余力者可以再针对自己薄弱章节做一做李永乐的660或400道题,全是选择填空。 2、英语 暑假前---单词过一遍+长难句分析(阅读就是考察长难句分析,且在大作文中也用得到) 7-8月 主要做真题(市面上主要是张剑黄皮书),主要做阅读、新题型和翻译(阅读理解每题分值少,主要考察积累,不建议花费过多精力,考试时也是一样)。阅读做完后不仅要对错题进行纠正,更要分析错误原因。归纳阅读文章的类型,从题目中逐渐领会出题人一般对各种类型文章的考察点在哪。最后找出不懂词汇、长难句,并试着翻译全文。真题很重要!第一遍做完后隔一段时间再做第二遍。想要加强阅读的同学可以再做做张剑150篇等类似教辅。英语二的阅读可以按英语一复习。大小作文、新题型、翻译 英语一二略有差别,这一块有很多复习资料都总结归纳很好,多背多总结,作文归纳出自己的一套行文美句、模版。完形填空复习可以放在最后,我是把近十年的完形的真题考察点汇总在一起,把这些细小搭配等知识点经常看看,最后考前再练练笔。 PS:这段时间不再用整块时间背单词,但一定要每天翻翻看看,单词丢时间长了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又要从头开始。 暑假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利用好暑假,后期复习会轻松一大截。自制力差的同学建议与同学一起留校复习,条件艰苦一点,但是绝对比在家复习效率高很多。 3、专业课 就财大金融专硕为例,专硕专业课复习与学硕相比较难,国金班没有公司金融课程安排,因此开始复习罗斯的《公司理财》稍微有些吃力,且外国人编写的教材全是案例和图表,总结归纳并不多,浅显反而不一定适合我们,建议手里再拿一本国内编的公司金融教材对照看。但罗斯书的课后习题还是要认真做下。朱新荣教授的《货币金融学》很重要,复试面试也会用到。但是个人觉得,这本书框架很完整,涉及面很广,因而在有些部分不是特别详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对比武大黄达的货币金融互补一下。《货币》和《公司理财》两本书过完建议再总结一遍,也是便于最后的考前复习。复习资料大多数选择金圣才的往年真题。 4、政治 9月份前不用刻意复习政治,只要注意关注实时热点以及评论即可。9月底政治考试大纲(红宝书)出来后,可以选择购买红宝书,也可以选择任汝芬的“序列”系列、“风中劲草”等,当然各家的政治复习大纲都是大同小易。复习政治时,第一章对理科生稍微晦涩难懂,复习时一定要搞透,不要一知半解放在那,关于这部分的学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上网查找、听一听考研培训的政治辅导讲座、视频等。后两章可以先复习第三章(中国近现代史),再按历史时间顺序反过来看第二章(毛中特理论体系),可以画一个大致的时间轴便于记忆。10-11月,看大纲+做习题(各家也差不多),对于政治而言,真题相对的没那么重要,看看大题的标答的答题步骤和模式就行了。后面11月下旬到12月各家考研组织各种押题卷就会上市,好好做好好背。 PS:复习时,根据政治试卷在各章各节的分值分布,可以使复习方向稍微具体一点,但是切记不能有指望押题卷等投机取巧的思想!政治中最拉分的就是多选,复习中应该多注意。 (二)、复试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150分,内容为宏观和微观,学校要求教材为高鸿业宏微观第五版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四版,个人觉得只要把高鸿业的复习好,复试笔试绰绰有余。宏微观中微观占比较大,重要的是各个图形曲线,要理解透彻各条曲线为什么是这个形状,为什么转折点相较等等,前后对比记忆,这一块可能考察论述或者辨析。西经可相应按照财大初试806考纲(考研论坛有)复习,看书+自己整理笔记,来回过三遍。PS:关于专业试卷答题的技巧,如何排版将答题纸写满,可见浓情中南今年的MF经验贴,恕不赘述。最后将近5年的金融学初试806试卷和近三年的MF复试806试卷看两遍,以熟悉题型和查漏补缺。 面试总分70分,应该是20分综合素质,20分英语,30分专业课,一个面试组一般包括三位专业课老师、一位英语老师和一位教学秘书。桌上会有六个信封,里面全是小纸条题目,每个人面试时间10-20分钟不等。两个英语问题,英文回答,一个日常生活类(问我的是如何看待前不久博客网站被关闭,这一块比较随意,不易准备,考察基本功,着重提关键词,而且题目与时事结合较多),一个专业英语(一般不会太难,问我的是“再保险的作用”,对于金融、经济的重要词汇的英语翻译等等,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里的英语词汇可以参考下);专业课问题四选三,中文回答,题目内容涉及证券投资、商业银行、货币金融。朱新荣《货币金融学》还是重点,最好也能看看财大本科的商业银行和证券投资的教材。院里会有面试顺序抽签,找好面试组,按顺序进面试房间,进去后先抽题,英文题目不能自己看,抽完交给老师,由老师念给你听,你再作答。英文题目答完后,可以有一分钟左右思考专业课问题,思考时间不宜过久。建议面试复习趁早,时间比较充沛,需要看看《金融英语》,复习论坛里往年出现的面试题目,最主要的是不要紧张,放松的状态可以使自己有意想不到的发挥。财大金融学院统计总成绩初试复试各50%,复试要引起足够重视!一般复试结束后三个天就会出成绩。 (三)、关于考研和就业的选择 就我所知,我身边去年在找工作的同学到现在为止,基本都已经找到了相应的工作,手里拿两三个offer的也不少。每年高校招聘的黄金期是在10-12月,那时武汉各大高校校园招聘会一场接一场,只要大家在大学四年不是玩游戏或者逃课、睡觉过来的,只要不是好高骛远,我相信绝大多数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如果你打算找工作,一次充实的大三暑期实习经历很可能为你在招聘中增色不少。 相反,10-12月是研究生备考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你要梳理、回顾知识,要总结归纳经验,一旦把握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复习效果。所以当你在4月份打算考研时,请你问问自己,自己真的下定决心了么。当你收到各种招聘短信,看到自己的同学都在买正装、跑招聘会时,听说有的同学已经收到了实习通知开始实习后,你能否不受影响、有条不紊的继续自己的复习计划?暑假前,院里统计09级有考研意向的同学有200+,12月份只剩下了100人左右。所以考研还是就业,大家一定要慎重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