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求真,润物无声
——采访杨学东老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30浏览次数:82

王勇     张沁

简介

        讲授课程:《货币金融学》《中央银行学》

        研究方向:民间金融

        职称:副教授

前言

    纵有李白横溢的才华,也谱写不尽老师如歌的岁月;纵有达芬奇绝妙的丹青,也描绘不出老师奉献的人生;纵有贝多芬灵动的手指,也弹奏不完老师人生的赞歌。老师,在我们最美的年华里,悉心照看着我们的身心,在我们脑海里弯腰播种下知识的芽苗,在我们灵魂里泼墨写下做人的诗篇,为我们的未来勾勒出美好的蓝图,而杨老师就是这支特殊群体中的一员。

    和杨老师约的时间是星期二的下午七八节课,但等我们推门进去,老师已早早等在那里了。老师看到我们,立即热情地站了起来,并且露出了和蔼的笑容。老师身着黑色西装,打了领带,显得十分精神,戴黑色边框眼镜,透露出儒雅的气质。等我们走近才发现老师电脑上正显示着财经时讯,桌旁整齐放着一摞学生作业。老师面带微笑让我们随意坐下,“不要客气,随便坐”。他的笑意顿时让我们紧张的气氛消散了不少。我们做了简单的介绍后,老师并没有马上转入话题,而是亲切地问候起我们来。从他言谈举止间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亲切近人,并且意识到那句在他的学生们中广为流传的话——“为人和善、工作务实”,真是名副其实。我们的交谈就在这样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展开了。

学山攀登 花海躬耕

    他,年少时,心无旁骛,一心向学,涵养学术人伦。

    他,成年后,春风化雨,花海躬耕,传道授业解惑。

    杨老师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又于04—06年在武汉大学进修。他先后在两座象牙塔的精神沃土里汲取营养,最终硕果丰登。这样丰实的求学之路不禁激起我们严谨求学、不断进取的决心。而如今的他依旧上下求索,潜心于学问,扎扎实实做着研究。在教学上,他更是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对他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质量我们无可辩驳,他曾获“教学质量优秀奖”等荣誉。无论做学问还是搞教学,这也注定是条充满艰辛和孤寂的路途。杨老师一路走来,能达到如今的人生高度,经历过许多的起承转合。他现在回忆起来,往日的荣辱得失、酸甜苦辣犹如缕缕云烟。对以前经历中的细节他说没必要细述,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各有不同。更多的是他把以往的经历积淀为一种超然淡定的心态,“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履行好各阶段的使命,切不可随心所欲,更不可肆意妄为”,他给我们传授着经验,“面对各种诱惑和干扰保持理智的头脑。”

   光阴荏苒,现如今,他的许多得意门生在社会上取得了成功后仍不忘当初杨老师的谆谆教诲,并且常常回校探望他,令他很是欣慰。他说:“教师就是人梯,教师或许工资待遇水平比起别的职业相对较低,但是‘桃李满天下’是教师最大的成就感。”

    他珍爱岁月的毛边,更爱学生们求知时期待的目光。他把吟旧了的贴心话躬耕成花海,甘做一位尽职的园艺师。

拨云见日 倾囊相授

    除了带着对杨老师的崇敬之情,同时我们还带着许多关于学习、生活上的困惑和问题,老师微笑地耐心给我们讲解着。当我们问他怎样才能学好金融学时,他首先强调到:“必须处理好兴趣与努力的关系,兴趣为前提,努力是关键,对一个任何东西必须要有兴趣,这样你才会有动力,才会想去努力钻研,才会有所成就”。他还说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目标和规划实施步骤,对于考研深造还是毕业后早日进入社会是因人而异的。当然如果目标不同,实践的侧重点就不同了。

    然后他谈到了具体的指导建议与注意事项。“不管学习什么都应该广泛阅读,方方面面知识都应该涉猎,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网络,有着自己的知识贮备。譬如:金融学与经济学息息相关,多去学校的图书馆研读经济方面的基础理论书籍是前提,然后由基础到高深逐渐学习。况且知识了解的越多,将来运用时也就越灵活。再者,通过网络媒体广泛了解新闻资讯,关注热点事件、政府举措等等,能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思维。”同时他提醒我们,金融学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还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应用型技术。现在,很多领域已经与金融知识相结合了,例如:与计算机科学息息相关的网络金融、与文学写作相关的金融报告、与数学建模相关的大数据分析等。

    老师说:“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更要注重知识的领悟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是培养善思善悟的习惯,像金融学的学生在看财经新闻和金融政策时,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试着用课堂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培养自己的创新性和探索性思维。二是积极参加暑期实践活动和好的社团,积累实践经验与技能,在生活中要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分享。三是要有自己整体规划的腹稿。”

    杨老师用幽默生动的话语,给我们深入浅出地指点着迷津。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我们虽然还是金融路上刚刚起步的小白,但有了老师的建议,相信我们可以在金融路上走稳、走快、走好,洁净的白纸终将画上美丽的蓝图。

求实求真 师生共勉

    从老师考究的装束和绅士般的举止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认真而持有高标准的人。的确,杨老师不仅对自己要求高,而且严格规范自己的学生。正是在这种态度之下,他在大到资本市场,小到草根金融领域都有建树。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上也有突破。杨老师谈到,教师应以教育学生为重,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从而让课堂充满激情,让学生可以提起对学习的兴趣,学习到更多的东西。科研活动则应该围绕教学,把自己对当今世界最前沿东西的感触,写点心得体会。总之一点,对于教师,应以“教”为主,科研为教学服务,不能为搞科研而搞科研。

    “当然,老师也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老师也在不断学习,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进步。”他说着说着又笑了起来。杨老师不仅在教学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对待学生方面,更是一位“特别”的老师。

    “学生不能穿拖鞋进教室,不能衣衫不整,大学生就是应该有大学生的应有样子。”他说。

    他又补充道:“我不给感情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知行合一,不仅要让学生长知识更要让学生明事理,注重对学生的后期影响,当代大学生应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言谈举止要体现大学生的素养。”杨老师谈到一次打分经历时,谈及了他教过的一位同学,“他平时表现不错,和老师相处的很好,但是考试结果差那么一点,我觉得这还是得实事求是,同学们也不应把分数看的太重要,分数不是全部,毕竟将来看的还是真功夫。”

    求实求真好作风,默默奉献真性情。杨老师,我们知识的导师,精神的榜样。

编者寄语: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说过满神州。在和杨老师简短一个小时谈话中,杨老师一直在微笑,每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都是他人格力量的外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学茫茫路上,杨老师一直默默奉献 ,让我们在无边学海之中携手老师共同扬帆启航。

    本稿件出自《金融园地》第51期,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